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和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的通知。盡管市場從今年 “兩會”后對該政策的出臺就有預期,但正式文件發(fā)布后,其要求的嚴格程度和規(guī)范的細化程度仍遠超行業(yè)公司預料。從市場反應上看,教育上市公司并沒有因為政策靴子落地而得到喘息或反彈的機會,反而迎來暴跌。截止7月28日收盤,新東方市值從峰值342.29億元縮水至37.54億元,跌幅達89.03%;好未來從峰值586.51億元跌至35.53億元,跌幅93.94%;高途課堂從峰值380.97億元跌至7.39億元,跌幅高達98.06%。A股中以學大教育跌停三連板為代表,大量與教育相關的公司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跌幅。
政策監(jiān)管了誰
毫無疑問,受“雙減”政策影響最大的是提供各種學科培訓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政策從幾個方面給行業(yè)公司帶上了緊箍咒:第一、學科培訓類校外培訓機構不得上市融資,已經上市的要進行清理整治,這一條就直接決定了這個行業(yè)公司的命運;第二、學科類校外培訓機構要重新審批,轉為非營利性機構;第三、要求規(guī)范具體業(yè)務的展開,節(jié)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不得組織學科培訓,從而大大壓縮了培訓機構作業(yè)時間,同時要求不能開展拍照搜題等相關業(yè)務;第四、校外培訓機構不能打廣告,不能夸大宣傳、虛假營銷。從新規(guī)來看,無論教培公司此前業(yè)務規(guī)模有多大,市值規(guī)模有多高,在本次政策落地實施后都將面臨著轉型的抉擇,否則只能等待著被團滅的命運。而眾多教培公司未來轉向哪里、如何轉已成為各公司目前需要思考的戰(zhàn)略問題。
政策利好了誰
7月21日,教育部等六部門發(fā)布《關于推進教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構建高質量教育支撐體系的指導意見》,結合剛剛出臺的“雙減”政策,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內容公司將成為本次政策調整的最大收益方。教育信息化作為教育行業(yè)重點推進的項目經歷了硬件、軟件等發(fā)展階段,目前仍然是落實國家教育改革的有利手段,“教育新基建”和“雙減”政策也提出通過教育信息化手段來實現精準教學,提升學習效率,避免低效、枯燥、重復性的教育方式,以減輕學校和家長的教育負擔。因此科大訊飛等相關從業(yè)公司將有望借此契機快速發(fā)展。同時應該看到,教育信息化實施的是否有效還是要以學習成績和學習效率為評判標準,單純的硬件或軟件都無法滿足老師日常教學工作的需要。要想獲得學校和老師的認可,在日常教學中高頻使用,而不僅僅是作為大型考試的工具或教委系統的面子工程,教育內容的支撐是不可或缺的。對教育生態(tài)的理解和教育內容的儲備從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育信息化能走多遠,因此能夠融合教育內容和科技應用的公司將成為本輪政策改革的最大收益方。A股公司中世紀天鴻的基礎業(yè)務為教輔圖書策劃編寫與發(fā)行,常年為學校提供教育內容產品,對校內場景有著天然的理解,近期募投項目計劃在教育內容基礎上以人工智能的方式提供日常校園作業(yè)智能批改服務,助力精準教學。如項目順利落地,公司實力將得到飛躍發(fā)展。
政策導向將長期持續(xù)
本輪教育政策改革不同于以往行業(yè)內部驅動,而是國家基于人口結構、教育公平機制出發(fā)制定的國家政策,哪些公司能夠抓住政策機會實現飛躍,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上是科汛小編整理的“雙減政策究竟利好了誰?政策導向將長期持續(xù)”的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guī)韼椭?/p>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yè)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下稱“雙減”意見)?!半p減”意見對于營造風清氣正的教育環(huán)境,促進中小學生健康全面發(fā)展具有積極意義
現在的孩子從小學就有壓力了,每天都要去上課,還有各科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在空余時間還被家長拉去補習班上課,一年365天,三分之二的時間孩子都沒有機會放松,作為家長也是一樣,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以外,下班